「繼志述事:蔣經國主席批簽檔案」開放應用講座(6/2)
本校自107年受託管理國民黨黨史資料以來,由圖書館暨社資中心積極進行數位加值與推廣應用,使檔案史料能夠發揮最大價值,並為中華民國近現代史、戰後臺灣史之研究,提供更多新的研究視角。
圖書館暨社資中心於6月2日(周五),假中正圖書館一樓陳芳明書房,舉辦「繼志述事:蔣經國主席批簽檔案」開放應用講座,展現本校致力於檔案公開與數位化應用之具體成果。為了使各界深入了解批簽檔案的價值與應用,講座特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,進行專題演講與主題座談。
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致詞表示,《蔣經國主席批簽》的開放與應用,對於了解當時社會與梳理史實有很大的作用,也很感謝本校提供優良環境,致力於國民黨黨史開放與應用,使雙方合作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,讓黨史資料活化對於社會有所助益。校長李蔡彥致詞表示,史料是無價資產,政大在近代史上蒐集許多史料,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,做最好的保存典藏與利用,是身為國立大學的責任,期待未來本校在檔案史料上,能夠提供更多的公共性利用。
本校歷史系教授劉維開以「中國國民黨黨務文書中的批簽」為題進行專題演講,詳細梳理總裁批簽到主席批簽的發展與變革,進一步說明1970-1980年代社會面臨劇烈變動,在《蔣經國主席批簽》中可以找尋許多的蛛絲馬跡,可以透過主席批簽資料的開放,來看到當時所面臨的問題,並從這些問題中產生更多研究成果,對於學界有所裨益。
主題座談則以「檔案數位加值與史學應用」做為主軸,由館長廖文宏主持,邀請革命實踐研究院院長林寬裕、本校臺灣史研究所所長林果顯,以及本校人工智慧跨領域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怡潔進行分享。首先,林寬裕以歷史記憶角度切入,敘述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性,並肯定黨史史料在政大進行保存與利用。林果顯以歷史教學角度切入,以蔣經國主席批簽檔案為例,說明檔案的開放對於學術與歷史教學的幫助。最後吳怡潔介紹以深度神經網路為基礎的自動文字辨識技術,以及命名實體辨識(NER)結合社會網絡分析等AI應用的初步成果與未來發展性。會末廖文宏指出這次與AI研究中心合作作為開端,期待未來能跟更多單位合作,對於數位化工作有正面影響,進一步促進史料開放與學術公共利用。
《蔣經國主席批簽》系列檔案,目前業已在本校建置之中國國民黨黨史檔案檢索系統(https://archiveds.lib.nccu.edu.tw/)開放查詢,歡迎研究者來館多加應用。